双胞胎姐妹在附中相依相伴,成人成才。
与附中正式的初见是在初中时,坐大巴到附中看艺术节,活动结束后下起了雪,校园银装素裹,雪花纷纷扬扬,特别漂亮。
是的,并且附中不只有雪景好看,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美。群芳争艳的榕园、琢园,可赏“鲤过庭前”的洁齐亭,宽敞到足够行车的林荫大道,这些景色使附中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即使身处教室,向窗外眺望也能见到或绿意葱茏或波涛静谧的美景,缓解学习带来的焦躁和烦闷。毗邻湘江还让附中学子们多了一份福利:校园里处处是看橘洲烟火的最佳观景台,坐在田径场的台阶上一起看烟花,是多少附中校友的青春记忆。
附中是一个很多元很包容的地方,她能给你提供很多资源和平台,让你拥有许多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以我自己为例,我高一参加了团委会、广播站和各种各样的社团,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虽然我并没有特长或者是很多相关的经验,但学长学姐还有老师都会很负责很热心的帮助你,让你完成一个从‘跟随模仿’到‘主导创新’的意识和行动上的转变。这些在大学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帮助,也对你的高中生活有着很大的鼓舞激励作用。
是的,附中的"四大节、三体验"一直是“金字招牌”,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型的模拟社会,在不同的活动中每个人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虽然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有些手忙脚乱,但坚持下来之后发现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以及人生规划真的有很大帮助!感受到附中不止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非常重视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争取“文体两开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要害怕老师。附中的老师身上有很多光环,有些老师看起来很严肃不好接近,但老师们其实都是非常关心学生非常通情达理的。在高考之前就有非常多的老师主动为学生做心理辅导,舒缓学生的压力并且给予他们非常非常多的鼓励,我们俩都是受益者。
像我的物理老师潘总,虽然初见面有被威严的气质吓到,但真正接近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可爱,很温暖的大男孩,大概是“刀子嘴豆腐心”吧。很庆幸没有因为开始时的畏惧而放弃与潘总沟通。
我的副班主任周煌老师则是‘表里如一’的暖男。他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能照顾好每一位同学的情绪的“端水大师”。在我们因学习生活而情绪低落时,他都会贴心的送上他的“幸运buff”,用他的真诚和乐观感染我们。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三上学期的期末,他给全班同学都送了一杯茶颜(这通常是学霸的特权),理由是“每一个努力的孩子都值得奖励”!
还有“很酷”的班主任张湘君老师,一直在背后支持我去锻炼自己;口头禅是“玩完”的陈琳老师,总是激情满满,涨红了脸;博闻强识的Domi老师带我们云旅游看世界,妙语频出是写诗一把好手;美丽迷人的曾志敏老师是精神支柱一样的存在,生活学习她都能给出建议;张比学老师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神发型是一大特色,声如洪钟更是大杀四方。当然还有可亲可敬的李海汾组长,是定心丸,更是领航的帆,他的日夜操劳换来的是整个19级的一往无前!
我当然也要夸夸我的老师们了。班主任陈琳老师是我们俩的语文老师,她提倡个性发展,鼓励每个学生找到自己语文学习的风格;英语杨美英老师是“超级大牛”,手握二十年高考资源,各英语强省的试卷一撒一大把,对书写不好的同学苦口婆心劝他们重视;物理刘熠老师严肃的外表下是有趣又可爱的灵魂,经常对自己的绝妙考题赞不绝口,一阵见血的犀利点评常常令人恍然大悟;化学曹艳荣老师非常负责,拖着病体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是常有的事,她对待事物一丝不苟的态度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一些坏习惯;生物王勇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扫地僧,不显山不露水却有满腹经纶,一套可以用20年的课件充分证明了他对高考的把握之精准全面。其实附中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风格各异却个个值得尊敬亲近。
因为和冰清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亲密,对对方也很了解,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两个都会相互支持,一起成长。遇上了什么困难或者烦心事,都会倾诉给对方听,这样情绪就能很快平复下来,也可以更好地去应对挑战。彼此是对方坚强的后盾!
还因为我们俩从小其实就在不同的班上,接触的圈子不一样,所以我们能为对方提供不同的思维角度、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就像分身术,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两个人的资源。
我还记得和受伤的姐姐一起坐在医务室门口等医生,也记得姐姐对我有时无理取闹行为的包容。虽然高中生活偶有波澜,但始终平稳前进,少不了冰清的功劳!真的是很珍贵很美好的回忆,因为我们两个都在努力让自己也让对方变得更好!
但独生子女们也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会输在起跑线上。在高中,特别是在附中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都能找到很好的朋友,他们也是你成长路上的伙伴,能给你带来学习生活上的很多帮助。一段良好的关系应该是促进双方一同成长,我们都变得越来越优秀,然后才能顶峰再见。
我们的家庭非常开明。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其实并不太插手我们的学习,但他们一直很关心我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过每个家庭教育方法都不一样,我们并没有认为这种“半放养”的教育方式就一定是最好的,每种教育方式都可能培养出超棒的孩子,我们只是认为这样比较宽松但又不在底线处退让的家庭氛围很适合我们的性格。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能够自由生长的同时也不脱离正确的大范围,我们的三观也在一次次试错中渐渐的完善。
当然,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来自家庭的帮助自然能让你受益良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信念坚定,有自己的取舍。不妨大胆一点,积极地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找到最适合你和你的家庭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和家庭同步成长。
我一直认为在十八年的人生中,成长最快的时光是在附中度过的。附中包容开放的环境,鼓励支持的态度,让我悄然间明白,我可以选择自己成长为什么模样。于是我进入学生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尝试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又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积极参与,探索自己的广度。可以说,附中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蜕变的机会,一个从自卑迷茫,走向自信坚定的机会。我爱附中,不只是说说而已。它不吝啬给予我荣耀,也不帮我掩饰虚假的幻想,它直白,在温情之中有理智,而这就是我希望成为的模样。感谢当年的我,在一墙之隔的附小立下了来到附中的愿望,在博才三年认真努力,换来了梦想成真的机会。附中不比我的想象逊色,甚至更加美好。如今,已是临行的人,对于将要离开这件事,有脚落不到实处的空虚感。或许我从来就不是要离开。我将自己的回忆封存在三棵樟树下,飘散在操场拂过的风中,隐匿于每个夜晚陪伴我走过回家路的苍穹之上,我的一部分始终与附中同在。
在附中,我变得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自信。最令我高兴的是,我越来越能坦然接受这个并不完美的自己,并向着完善自己提升自我的方向去努力。从附小到博才,我一路成长,向着小时候的梦想靠近,终于我进入附中。这是一所在处处内卷的高中学校中显得格外纯粹的高中,她包容而睿智,没有僵硬死板的成绩唯一论,反而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大胆追梦。这种情怀也影响我很多,我学会从容的面对生命中时常出现的意料之外,学会触类旁通、从全局看待事物,也学会既择一事,则尽己所能。走出附中,我不是一个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的稚童,而是一个有独立判断力、自信大方、工作能力突出的成人。这些源于附中,将成为我追梦的底气所在。
今天的talk show到这里就结束啦!但是姐姐妹妹的故事永不完结,附中的精彩仍在书写。
我们走向五湖四海,却终将回到这三湘四水的灵秀之地。祝大家下次再见时,都是更好的自己!
来 源:2019级年级组
撰 稿:龚冰清 龚玉洁
指导老师:李海汾 张湘君 陈 琳
编 审:苏晓玲
终 审:陈迪勋
2022-07-03
2021-08-02
2021-07-29
2021-07-05
2021-07-02
2021-06-29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