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潍谦
理科生,热爱哲学与文学。享受科学与逻辑的美,也偏爱哲学的深邃、文学的浪漫,从中获得了更深更广的视野。被评为长沙市书香少年。平时听歌会比较在意歌词的格律与美感,艺术节创作了班歌歌词。平时也会抽时间写一写小说。
哲学,这个看似与理科生格格不入的领域,却成为了我高中三年的精神家园和力量源泉。我坚信,理科与哲学并非也无法截然分开,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它们带给我的,是不同于理科视野的另一个视野。
我热爱哲学,因为它让我学会反思。探究哲学需要不断地追问与思考,追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追问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这些追问让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哲学的内涵和价值。在理科学习中,哲学无疑提供了另一条道路——我们目前所学习的理科知识,由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特殊归纳到一般,而哲学不同,它是从本质的思考出发,再将其发散到更广阔的规律层面,进而运用到生活中。这带给了我对事物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我反思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反思自己的未来规划是否明确?这种反思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我热爱哲学,也因为它让我学会包容。在理科的世界里,我们追求的是精确和严谨,但哲学却教会了我另一种态度与视角——包容。它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这种包容的心态,让我更加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也让我更加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而这种包容,不是对一切内容不加筛选地接受,而是审慎地包容。能够接受更加多元的观点,同时对人对事保持清晰的认识。能够认识到世界有着丰富的颜色,而心中的黑白始终分明。
而在将对哲学的爱好和理科学习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相应的学习方法。比如重视对问题本质的追寻,学会使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分析问题,让我能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本质,从而进行举一反三——如对于物理模型的提炼,让我在物理方面一直比较有优势。另外,我注重独立思考与反思。我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哲学和理科知识时,我会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我也会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这一路上,令我深感幸运的是学校给予了鼓励与支持。老师们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更关心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种关系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老师甚至会和我一起探讨哲学问题,比如语文老师李老师就会十分耐心地和我分享自己的见解。
在学校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我也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坚持自己的爱好,也培养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活动,参加多样的社团活动,与其他同学碰撞智慧。这种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我更加珍惜在校的每一刻时光。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比如我每周末会对本周的情况进行反思与整理,同时制订下一周的周计划与相应的拓展内容。这种能力让我更加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也让我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
我想说,高考是终点,更是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好地将对哲学的热爱与理科类学习结合起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也祝愿所有同学都带着附中一路所学所得所体所感,且行且思且悟且进,飞向自己的太阳,各携风云,于顶峰再聚。愿这桃子湖畔的杏坛始终屹立,附中的学子们都鹏程万里。
供 稿:高三年级组
指导老师:张 添 杨 茜
一 审:陈小虎
二 审:吴 卿
三 审:廖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