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法定节假日安排,9月15日-17日中秋节放假3天。为使大家能够安全、充实地度过假期,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在假期内做好孩子的教育和监护工作,确保孩子假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假期安全教育,从孩子的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注意“以预防为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教育和监护孩子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走路,文明乘车,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不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私自外出及在外过夜,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教育和监护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或不卫生的食品,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食品等,严防食物中毒。
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
1.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孩子一旦拉帮结派,出于朋友义气,脑子一热可能会不计后果。
2.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3.以预防为主。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
4.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
5.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根据已有的现实情况,在与打人孩子沟通、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
家长的有效监护、安全防范是预防未成年人被侵害的重要屏障。家长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监护职责。请您和我们一起,对孩子开展防性侵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尽到保护义务,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1.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性侵害,鼓励孩子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孩子外出,尽量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跟踪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夜间外出结伴而行。有必要时,家长一-定要亲自接送。
3.孩子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特殊情况需要入住酒店时,孩子应向家长报备情况,向酒店提供家长信息和同行人员信息。
4.避免孩子单独和陌生人在家里或安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陌生人家里,同时也要警惕异性熟人长辈或亲戚。
5.孩子不要随便接受别人提供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毒品;拒绝他人提供的色情影视录像和书刊图片,预防其图谋不轨。
6.孩子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
供 稿:德育与学生发展处
编 辑:文 婷
一 审:蔡 毅
二 审:吴 卿
三 审:廖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