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湖南师大附中2025级学生 “忆昔烽火 铸我军魂” 军训实践活动开营仪式在田径场举行。湖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谢永红,纪检书记李春莲,副校长苏建祥、廖强、李智敏、陈胸怀、许小平出席本次军训开营仪式。
升旗仪式上,新生们以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目光,展现出附中学子昂扬的精神风貌与浓厚的家国情怀,庄严的氛围为本次军训实践活动拉开序幕。
廖强作动员讲话
8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活动。其中,装备方队中的战略打击群将会出现哪些国之利器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火箭军东风导弹系列的速度、弹道和飞行距离等引发了热议。热议的背后,就是速度里的家国底气——中国导弹。中国导弹的发展之路,是在苦难中突围、于攻坚后迎来辉煌的壮阔征程。上世纪80年代,DF-5扛下重担,虽靠液体燃料且作战准备时间长,却让我国有了“洲际威慑”的底气,如今DF-5B/C末端超15马赫,成了看家护院的“定海神针”。导弹的速度到底有多快?10马赫就是每秒飞3.4公里,大约是每小时350公里高铁速度的35倍。北京到广州的距离,它10分钟就跨完;20马赫更夸张,每秒近6.8公里,从北京到广州在5分钟以内,这速度,连防空系统都来不及“眨眼睛”。90年代东风-21登场,固体燃料一换,车拉着就能跑,10马赫速度专盯移动航母,更成“航母杀手”。2019年国庆,东风-17 像“太空飞侠”,5-10马赫加飘忽轨迹让敌人拦不住,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东风-41更厉害,20马赫+10个分弹头,射程覆盖全球,我国的导弹技术,早从“跟跑”变成了让世界瞩目的“领跑”!
同学们,我们将目光投向全球,当今世界风云激荡,局部战争频发。俄乌冲突硝烟未散,巴以战火重燃,非洲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这些冲突,让无数人流离失所,和平的曙光被阴霾遮蔽。动荡时代下的中国是如此的稳定,正是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坚强后盾。例如,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并从月球带回月壤,这是中国航天的里程碑事件,更通过分享月壤让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更进一步;我军歼-20隐身战斗机成功飞越巴士海峡和对马海峡,巡航台岛,展现出强大的空中威慑力,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长空利剑;中国核潜艇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深海中坚不可摧的力量。
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对国防事业的高度重视,离不开万千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日夜钻研,更离不开人民子弟兵在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其中,“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在荒岛的风涛里,用算盘算出核潜艇的核心数据,青丝熬成白发时,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才得以从深海跃出。这背后,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子情怀。国防七子的实验室彻夜亮着灯:哈工大的冰雪机器人在南极拓路,北航的无人机编队划破苍穹,北理工“CL-20”火炸药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同学们,你们教官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肩负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研成果的重要使命。就在8月19日,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六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在轨对新一代卫星平台、天基物联网荷载等多项新技术进行实验验证。同学们,一代代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山河上,让"国之重器"从图纸变成现实。
他们用沉默的坚守告诉我们:强国的密码,就藏在实验室的微光里,在海岛哨所的星光下,在青春选择与国同行的坚定中。
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开展军训活动,意义非凡。军训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它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军人的风采,体会国防力量的重要性。回首过往,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和军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白手起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智慧和汗水奠定了我国国防的坚实基础。放眼现在,同学们,轮到你们接过接力棒了,迎接这次军事训练。对此,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系国防事业。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多了解国家的军事动态和国防科技发展,认识到国防建设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每个人都心系国防,我们的国防才能更加强大。
二、树立报国之志。作为一所120周年的学校,附中人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希望各位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中,树立为国家强大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锤炼坚强意志。军训的过程会很辛苦,队列训练、体能锻炼等都需要付出汗水。但正是这些艰苦的磨砺,能培养你们的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和坚韧意志。要像军人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
同学们,军训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希望大家能珍惜这次机会,在军训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把军训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拼搏!
军训教官在发言中结合国防建设与青年责任,阐述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鼓励新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以朝气蓬勃的青春姿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为国防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训学员代表2501班刘泽宇讲话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百廿附中,弦歌不辍。今年,恰逢我们附中建校120周年。从1905到2025,附中始终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共振,以“公、勤、仁、勇”为训,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走在时代前列的英才。我们不仅是“金牌摇篮”,更是“教改先锋”;我们不仅传承文明,更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科技浪潮奔涌,人工智能、航天探索、数字孪生重塑人类认知;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安全与发展并重,国防与创新同行。此刻,我们站在附中双甲子华诞的新起点,也站在时代的新跑道。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
同学们,军训是我们高中生涯的第一课,也是一堂深刻的现实课、责任课。它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意志的磨砺,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价值观的塑造。我们要学会的,不仅是站军姿、走正步,更是纪律意识、团队协作和担当精神。我们要理解的,不仅是个人的坚持,更是集体荣誉与国家责任。
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的我们,不应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愚顽书生,而应是“胸有山河,眼有星辰”的新青年。我们能吃苦,敢创新,能合作,也懂坚守。我们明白: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韧、科技的领先、青年的担当。
在此,我代表全体参训同学郑重承诺:
一、严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二、坚韧不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困难、不退缩;
三、团结协作,共建集体荣誉,互助共进、共同成长;
四、勤于思考,关注科技与国防,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使命。
七日虽短,意义悠长。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们高中时光中最铿锵的回响。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圆满完成军训任务,用实际行动传承附中精神、彰显青年担当!
学校红枫合唱团带来了激昂澎湃的军旅歌曲《当那一天来临》。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眼名片,红枫合唱团以专业深情的演绎,将歌曲中人民军队的英雄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激昂旋律回荡在田径场上,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现场气氛热烈高涨。
谢永红为新高一两个年级授旗,桃子湖校区新高一年级主任张添、大泽湖校区新高一年级主任成子通依次上前接旗。当象征使命与责任的旗帜交接的瞬间,两位主任身姿挺拔,新生们的眼神中也满是坚定与自豪,使命感在全场人员心中升腾,标志着两个校区新高一年级正式开启军训任务。
授旗仪式后,承训教官进行军训科目展示。教官们以精湛技能、严谨作风诠释新时代军人风采,赢得新生阵阵掌声,为后续训练树立清晰标杆,进一步点燃大家的训练热情。
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雄壮旋律中圆满落下帷幕。全体人员庄严肃立,凝神聆听,激昂的歌声不仅是对军人的崇高致敬,更是对本次军训实践活动的美好期许和有力号召。接下来,2025 级新生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军训内容,包括严格的队列训练,磨炼意志与纪律性;深入的军事理论学习,增强国防意识;实用的消防演练、急救知识培训等,提升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以青春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军训篇章,为高中阶段的成长与发展筑牢根基,向着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大步迈进 。仪式由德育与学生发展处副主任蔡毅主持。
供 稿:德育与学生发展处
编 辑:黄阳阳
一 审:蔡 毅
二 审:吴 卿
三 审:廖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