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湖南师大附中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唐贤清,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蔡炳华,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坤,学校88届杰出校友、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凡及全体校领导出席大会,与全校教职工共庆节日。
学校红枫民乐团献上民乐合奏《希望》。婉转的琴音与清亮的笛声交织,既流淌着青春朝气,更饱含着学子对恩师的感恩之情,为现场奠定温馨的节日基调。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为学校捐赠100万元,董凡校友向母校捐赠100万元。捐赠仪式上,与会人员以热烈掌声向爱心单位及个人表达由衷感谢。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 “陶步农・健帆奖教奖”的正式启动。陶步农老师是附中退休语文教师,从教四十余载,以深厚学养、精湛教艺和高尚人格培育无数英才。为致敬其语文教育贡献、激励后辈教师,董凡校友通过珠海市若水同欣公益基金会设立该奖教奖。启动仪式上,董凡校友,我校党委书记谢永红,陶步农老师家属贺一平、蔡卫红,语文教研组长谢兰萍共同上台,在一幅纪念长卷上签名。画卷既印刻着陶老师的育人风采,也特意留白书写未来获奖教师姓名,象征 “以行动传承精神,以荣光延续荣光” 的教育初心。
董凡进一步阐释了设立该奖项的三点核心考虑。其一,是对母校的深切感恩。他表示自己在湖南师大附中度过了 12 至 18 岁这人生关键的 6 年,这段时光是他三观形成、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如今的自己,根基便源于当时学校的悉心培养,且毕业后母校始终给予关心,不仅是人生起点,更成了他前行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其二,是对恩师陶步农的深切缅怀。陶老师曾教过他五年,待他如亲人般,不仅关心学业,更在生活与成长上无微不至,其因材施教的耐心、包容的态度与善于引导的教艺,让他受益至今,语文学习对他后来的工作与生活影响深远,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其三,是对语文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知。他认为语文绝非简单的读写技能,而是构建人生思想与思考能力的框架,更是塑造灵魂的重要载体,能为人生长远发展奠定精神基石。
“得知以奖教奖的方式纪念母亲,我们既感动又欣慰,这是对她毕生教育事业的最佳肯定。” 贺一平分享心声时几度动容。董凡校友则回忆起陶老师当年的谆谆教诲,坦言 “正是恩师的鼓励,让我始终记得感恩与回馈”。
表彰环节,学校对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嘉奖。现场掌声雷动,致敬每一份坚守与付出。
蔡田碹珠优秀教师代表王思为老师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作为 “从附中走出、再回附中任教” 的双重身份者,他深情回顾 6 年求学生涯中校训 “公勤仁勇” 对自己的塑造:“‘公’是托举学生的责任,‘勤’是脚踏实地的坚守,‘仁’是包容成长的温度,‘勇’是迎接挑战的底气。” 他坦言,如今能与优秀同事并肩育人,既是荣幸更是责任,“定不负母校嘱托,传承附中精神”。
谢永红发表讲话。他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文化传统切入,深刻阐释新时代附中教师应践行的教育家精神:既要锤炼师德修养、精进教学本领,更要心怀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使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铸魂强师 共谱华章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谢永红
(2025年9月10日)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时值金秋,桃李芬芳。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首先,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9月3日,我有幸与汤礼达老师一同在京观礼九三阅兵,现场感受国之盛典,心情无比激动,无比光荣,无比震撼。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铁甲奔涌,空中梯队战鹰呼啸,每一个场景都令我们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参加阅兵观礼,不仅是我们个人的光荣,更是全体附中人的荣耀。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自信,深刻地领悟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更加坚定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努力培养成民族复兴之大器的时代新人。
回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传统教育智慧与我们今天所走的教育强国之路和所倡导的教育家精神一脉相承。今天,我就从儒家经典《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与大家分享四点思考与体会。
一、修身立己:以德润身,彰显师者风范
“修身”是“修齐治平”的起点,亦是教育家精神的基本要义。教育家精神首在“立德”,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仰,坚持立德与育才相统一,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成长,以专业之能引领学生发展,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附中教师最鲜明的精神底色。学校将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守正笃行、清正廉洁的育人氛围,引导每一位教师以高尚师德浸润学生心灵。
二、齐家聚力:协同共进,凝聚育人合力
“齐家”强调团结与协作,让教育从“单打独斗”升华为“联合作战”。形成集体赋能、协同管理和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推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人人尽责、各美其美,团结协作、彼此成就”的和谐生态。通过深入推进大中小贯通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将关心转化为行动、理解转化为支持、共识转化为举措,共同打造“附中成长共同体”育人新格局。
三、治教兴邦:勇于担当,开创附中新局
“治教”的核心是肩负起“兴教强国”的时代担当。我们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直面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科学教育与综合育人,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借鉴的附中经验和样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潜能、提升质效,践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四、平世担当:胸怀天下,涵养家国情怀
教育须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教育不仅要具有民族高度,还要有世界广度。我们要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让教育成为“赓续文脉、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还需以开放姿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推动中国教育理念与世界教育互鉴互融,并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同挑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附中教育既深植湖湘沃土,又彰显天下情怀。
以修身立己铸魂、以齐家聚力赋能、以治教兴邦践责、以平世担当致远,“修齐治平”的逻辑脉络与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路径深度契合。这既是对传统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回应。今天受表彰的老师,就是我们身边“修齐治平”的榜样。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优秀教师代表的风采,听取了他们感人的教育故事,每一项荣誉后面都蕴含着无数汗水,都承载着执着坚守。希望大家见贤思齐,深耕教坛,守正创新,不断丰富育人智慧,提升育人水平,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
老师们、同志们,让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守初心,践使命,担责任,自觉践行“公勤仁勇”的校训精神,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附中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节日前夕,省政协副主席汪一光率队赴大泽湖校区祝贺节日并慰问优秀教师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勇赴桃子湖校区,向一线教师致以崇高敬意。这份沉甸甸的关怀,成为全体附中教师前行的动力。
表彰台上的掌声尚未平息,榜样的光芒已然照亮前路。湖南师大附中的老师们用坚守诠释师者担当,用实干书写教育答卷。光荣榜上的名字,既是对过往耕耘的嘉奖,更是对未来前行的激励。
从红枫民乐团《希望》里的旋律祝福,到董凡校友回忆陶步农老师时的满心感怀,再到王思为老师那句 “终于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处处都是 “学子念师恩” 的动人注脚。而这份牵挂,从不因毕业而褪色,也不止于礼堂里的瞬间。无论是仍在附中校园里围着老师问习题的少年,还是早已带着师训奔赴山海的毕业生,都用最真诚的文字、最朴实的话语,把心意揉进了节日祝福里。接下来,就让我们听听这些来自 “附中学子” 的心里话 ——
少年何处觅舟航?书海夜茫茫。秉烛剖玄,扶藜解惑,寒暑立门墙。而今踏遍人间路,始识玉壶凉。欲寄笺时,却凝眸处,秋水与天长。
三年尘土喧嚣,庆幸能有良师
初临湘水心不安,意不定,我师为我明
愿师难被繁务锁,不见病,遂心意
纵使桃花李叶去,仍有桃花李叶香
湘水之滨,麓山之下,三载春秋的求学时光,幸得你们相伴左右,悉心守护。谆谆教诲,如清泉滋润心田;点点师恩,似春风化雨启迪心智。一路走来,感恩有你们陪我们走过这段又拼又暖的高中岁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像朋友一样,接住我们的迷茫、分享我们的快乐。
还记得那些伏案躬耕的清晨,那些批阅星月的深夜,你们从未停歇;还记得晚自习时办公室亮着的灯,答疑桌上耐心讲解的身影,还有课堂上偶尔的玩笑、恨铁不成钢又充满期待的唠叨。这些点点滴滴,都成了我们心里最朴实也最闪光的回忆,特别温暖,值得一辈子珍藏。
高中生活或许并不轻松,但遇到所有帮助我们的老师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你们用知识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我们心灵的大门,更教会我们如何在挫折中坚强、如何在喧嚣中保持独立思考。这份关于成长的教诲,比任何具体的知识都更为深刻。
你们是课堂上严谨的知识传递者,把公式定理、诗词文章化作易懂的指引;也是课后温暖的陪伴者,在我们迷茫时答疑解惑,在我们气馁时加油鼓劲。那些折起的教案里藏着对知识点的梳理,卷角的作业本上印着鼓励的批语,这些细节里的用心,我们一直都记得。
你们总说要我们 “摘人生最好的果实”,却也教会我们接纳过程中的酸甜;你们不仅要求我们取得进步,更在乎我们的品格与成长。是你们用 “正其谊不谋其利” 的坚守,让我们明白求知与做人的真谛,这份匠心与温度,将是我们前行路上最坚定的力量。
附中不仅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殿堂,更是塑造品格、温暖心灵的港湾。红墙绿树间的晨读声,篮球场上的欢呼声,实验室里的探讨声,还有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夜晚,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最动人的乐章。感谢母校以宽阔的胸怀包容我们的稚嫩,用深厚的底蕴滋养我们的梦想。
无论如今身在何方,我们都记得 “公勤仁勇” 的校训,记得惟一楼的灯光、樟树旁的教室,记得那些和老师同学一起拼搏的日子。今日我们以附中为荣,明日必将带着母校的嘱托,努力成为让附中骄傲的学子!
感谢母校,这片承载着我们青春梦想的土地。红墙绿树间的晨读声,篮球场上的欢呼声,实验室里的探讨声——都是岁月馈赠给我们最动人的乐章。
此次教师节庆祝活动,不仅是一场致敬奉献的盛会,更是一次精神传承的动员。湖南师大附中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铭记领导关怀、社会期待与校友深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用爱心与责任培育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编 辑:梁文婷
一 审:周琼
二 审:吴 卿
终 审:廖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