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坚持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记湖南师大附中志愿服务团队
在那山的那边水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勤学有爱心;他们奉献自我敢为人先善良有勇气,他们坚持志愿服务永前行……
——题记
麓山脚下,湘水畔边,有一抹纯净而又青春的蓝色。那抹蓝,就是湖南师大附中的青年志愿者们,我们还有一个可爱亲切的名字:蓝精灵。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附中就已启动青年志愿者活动;2005年学校正式成立青年志愿者总队,随后更将志愿服务活动计入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体系之中。三十多年来,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蓝精灵”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学雷锋、关注孤寡老人、社区服务、爱心义卖等等,各处都有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
一封书信:感受太多最温暖的
爱心关怀
2015年9月,一封来自咸嘉新村社区居民的感谢信“温暖”整个附中校园。“尊敬的谢永红校长:您好!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们一家却沐浴过您的关怀。我只是咸嘉居民中的一个普通代表,自从十年前,您带领下的师大附中志愿服务队与咸嘉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以来,您给予我们咸嘉人太多最温暖的爱心关怀。”
附中的青年志愿者们每年都会赴咸嘉新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有十年。2014年国际志愿者日前夕,志愿者队师生共计40余人,走入咸嘉新村社区,向社区的雷锋超市“湖南师大附中爱心捐赠专柜”捐赠一万多元爱心物资;向社区的贫困家庭送去一万元困难户家庭慰问金。
那个寒冷的初冬下午,社区远程教育室内却温暖如春。学生代表高意同学说:“为了能够实实在在帮助咸嘉的困难居民,同学们多次发起募捐,用沉甸甸的爱心换成米、油、衣被等日常用品,为的是帮助有困难的居民。我们是雷锋家乡人,我们传递雷锋情!”
雷锋精神中助人、奉献的精神,蕴含于一份份温暖的爱心关怀之中传递。社区特困户刘贵华其妻女都是残疾,独自支撑生活的重担,常年难展笑容。但湖南师大附中活泼温暖的“蓝精灵”们去到了刘爹身边:“刘爹,我们下次再来看望您。”、“刘爹,下次再见希望能见到您开心的笑脸。”除了爱心物资、热心帮助外,老师同学们暖心的话语给刘爹的生活照进了灿烂的阳光。而王娭毑接过送来的必需品和慰问金时,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她的孙儿因患残疾不能上学,“但他很坚强,我希望他能向你们学习,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到动情之处,王娭毑数次哽咽。一年又一年,坚持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传递的是温暖的关怀,是向善的雷锋精神。寒风凛冽、冻雨冰霜,志愿者旗帜却显得更加鲜艳了。
早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就报道了我们附中人的爱心创举。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团省委书记吴奇修等领导当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湖南师大附中爱心捐赠专柜”。卢书记对附中青年志愿者长期以来坚持的爱心义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附中的素质教育。而08年《光明日报》也以题为“师大附中:志愿者的摇篮”一文对学校志愿者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更是寄来亲笔签名信肯定附中的共青团工作。
《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说:“雷锋文化要回归本源——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像雷锋那样成长起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的幸福。”
志愿服务活动要如何影响人?雷锋精神要如何塑造人?我们必须看到,志愿服务不是一项活动,雷锋精神也不只一种精神;它是要融入我们的血脉、铸造我们魂魄的。因而,蕴含雷锋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既需要长期化,更要从上至下、深入集体和个人。
每年的志愿者活动周、雷锋活动月,附中都开展了从学校至年级再到班级甚至个人的全方面、多样化、有特色的活动。如今年的学雷锋活动,我们就与咸嘉新村和学堂坡社区联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贫困家庭进行精准扶贫;除此之外通过周会“时代的雷锋精神”主题发言以及雷锋主题的广播节目,我们让雷锋精神的概念渗透在附中校园的每个角落。
而各班级团支部更依据各班实情,开展有本班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如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主题班会,有些班级更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蓝精灵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雷锋文化。如1404班的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1414班的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垃圾清理活动,从对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之中,学生领悟到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际部的同学更是坚持前往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为他们带去欢笑和温暖,从对人的关怀与爱护之中,他们领悟到雷锋“向善”的价值追求,对和谐社会的展望。
从学校到班级,坚持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志愿服务团队的精细化使附中人更深入的了解、体会、领悟、践行了雷锋精神,而不是“走形式”,并使雷锋精神成为人成长的养料,真正融入血脉,塑造人的品德。
三十光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
才不会干涸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并非为了将其束之高阁藏之,而是为了举一反三用之。雷锋同志的话朴实易懂,但实践起来却难以坚持。
对于附中而言,三十年来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三十年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并非易事。这期间,也有过家长对孩子学习时间受挤压的忧虑,也有过我们践行雷锋精神怎么做的困惑……唯有不断拓宽志愿服务范围与内容,使其熔铸于校园文化中,才能坚持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如附中综合实践课程之一“学农”活动,不仅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更与对口学校、结伴家庭开展长期帮扶活动,助其发展;如团委特色活动之一“情系母校感恩回归”校友回访活动,已经走入大学的优秀校友们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助其进步。这些活动,更是对雷锋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十年、三十年、亦或是更长的时间,我想蓝精灵这支活力蓬勃的队伍将不断发展。而我也相信,蓝精灵都将永远青春——因为他们永远坚持在志愿服务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