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萦百折山千叠,仙峰峡谷探真知
三清山不仅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种类也非常多。已知的野生动物1827种,其中有脊椎动物401种,昆虫1327种。在脊椎动物中,有兽类22科67种(或亚类),鸟类47科226种(或亚类),爬行类11科49种(或亚类),两栖类8科23种(或亚类)。三清山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而且还栖息有大量珍稀、特有的种类。如云豹、白颈长尾雉、猕猴、穿山甲、金猫、虎纹蛙等。
科考队的同学们早就对动物学研究心生向往,面对捕虫网和解剖剪等工具,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本次科考特聘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周琼教授主讲动物学,主要研学项目包括采集标本、制作标本和解剖标本三大部分。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上山捕蜂蝶,下水观鱼虾,精心制作标本,解剖分类典型,忙碌几天,收获多多。
冯老师原来是捕蝶高手,追了近百米,终于抓到它。很遗憾没有录下他神勇矫健的身姿,还好赵珂同学用心把当时情形记录了下来。
【收获不少】
科考队分为两个小分队,分头采集动物标本,很快就收获不少,大家急着赶快开始制作标本,迫不及待把它们带回实验室。
毒瓶和硫酸纸制成的三角袋中,都是大家的成果,向为科学献身的小动物们致敬!
考察途中遇到的动物可不只是蝴蝶、蜻蜓,在三清山这座自然博物馆里,到处都能给你惊喜,比如图中小松鼠居然把一群小鸟赶开,然后吃独食,真是霸气得很!
制作标本时,昆虫针插的部位是根据各类昆虫不同的形态特点来决定的,例如:鳞翅目昆虫应插在中胸正中央(对此存在不同说法,或言与膜翅目同);膜翅目(蜂、蚁等)、双翅目昆虫(蚊、蝇等)和蜻蜓目昆虫应插在中胸中央偏右一些;鞘翅目昆虫(瓢虫、天牛金龟子等)要插在右面鞘翅的左上角(即右鞘翅内上方),针正好穿过腹面中足与后足之间;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等)要插在前翅基部上方的右侧;半翅目昆虫应插在背部小盾片右侧。昆虫标本的插针,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虫体的完整、平稳、美观和整齐,以便于后续操作的进行。(曾凡熙)
软体动物——河蚌
下午解剖河蚌,开壳便是一个难题。我们仔细而暴力地切断闭壳肌,再用力一掰,把左壳去除。河蚌的结构很好观察,因为材料比较大。可是神经系统非常小,很难找到,花费了我们大约四十分钟才找到并观察清楚。(黄一可)
有没有小伙子端着盒饭的即视感? 乐呵着呢~~ 练实验技能切剖日
河蚌的难点主要在于寻找神经节,尤其是小而无色、极易混入肉色中的脑神经节,但在大家二十几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被找到了,虽然借助了周教授的一点帮助,但我相信我们下次一定可以独立完成的。(张锦添)
节肢动物——鳌虾
来自长沙的小伙伴,肯定对解剖鳌虾,有神一般的自信——不就是剥口味虾嘛,给我半小时,能剥十斤!哈哈,你错了!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解剖一只,两个小时。
上午解剖了螯虾,我们先从外形看起,辨识它的附肢,一共有19对,第一步足就是我们常看见的大螯。剪开它的头胸甲,可以观察到头胸部两侧的鳃,心脏和巨大的消化腺。游离的胃中有三个钙齿组成的胃磨,幽门胃中还有刚毛着生。剪开背甲,贯穿整个腹部的后肠便清晰可见。虽然看上去着生有些紧,但幸运的是只要用力拔下尾节,整条肠就可以扯出来了。神经系统不太好观察,因为需要仔细挑去腹部肌肉,还不能剪断神经索。所幸有伙伴们的帮助,我们顺利的观察到了一条完好的神经链。(黄一可)
你以为结束了吗?内部结构才刚刚开始……鳌虾虽小,“五脏”俱全。除了观察,还要画出第三步足。
今天,我们解剖了龙虾。我们学会了辨别雌雄龙虾的四个特征。首先,雄性第五步足基部有雄性生殖孔;其次,雌性第四,第五步足间有纳精囊孔,第三步足基部有雌性生殖孔;第三,雄性第一腹肢特化为抱握肢,雌性第一腹肢退化为单肢型;最后,相对而言,雄性螯肢较大。
我们把龙虾的十九对附肢一对对取了下来,并按顺序摆放在纸上,并标出部位名称。我们还画了第三步足的示意图,共有七节,为底节,基节,座节,长节,腕节,掌节,指节。在画图地过程中,切忌想当然,不切实际地作图,一定要尊重事实。(张懋森)
节肢动物——蝗虫
初中就学过蝗虫,昆虫纲的典型代表,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吗?当然有!
今天我们解剖了蝗虫。在实验过程中,标本的刺激性气味,实在有点让人难以忍受。不过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总有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只有克服自己的弱点,克服对于实验条件的不适。在解剖蝗虫时,由于它们体壁有纵肌,所以不能用大头针直接划开,必须要用眼科剪剪开。我们重点观察了蝗虫的气管,马氏管,横纹肌。蝗虫的气管具有螺旋丝,有分支,马氏管无纹路,褐黄色,横纹肌具有横纹。(张懋森)
节肢动物——苎麻珍蝶(幼虫)
除了解剖几种典型的节肢动物,周老师带着大家详细地回顾了常见昆虫所属目的特征,比如触角的差别,翅的差别等等。
我很惊讶于自己敢鼓起勇气解剖苎麻珍蝶的幼虫,数它有多少只看上去毛绒绒的脚。我发现就算它那么小,但身体里的每一个部分都排布得恰到好处,不论是长度还是位置。仿佛每一个部件天生就属于那里,都有自己的用途,而不会被浪费。或许这也是我的勇敢尝试送给我的礼物吧。(黄一可)
时间很快,转眼三清山生物科考夏令营接近尾声,几天的时间里,同学们不怕长途跋涉的苦累,不怕久坐显微镜前的单调,不怕浸制标本刺鼻的气味,不怕内心对虫子的恐惧,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整体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期望科学考察结束之后,能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