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是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的实验,也从人教社2004版必修3沿用到了2019版的选择性必修2。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载体,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一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为数众多的各类小动物,亿万年来默默无闻地分解生物残体,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物质循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少有高中愿意开设这个实验,笔者也纳闷为什么难度这么高的实验不做一些相应的调整。直到近期笔者在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深入地研究过程中,找到了两本二十多年前尹文英院士主编的专著《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和《中国土壤动物图鉴》,才明白正是因为尹文英院士、沈韫芬院士、宋大祥院士等人民科学家的贡献,这个实验才得以进入高中生物教材。
尹文英院士(1922- ),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虽然没有机会当面拜访尹文英院士,但笔者惊喜地在专著中发现了湖南师范大学两位老师的名字。
随即笔者立马咨询地理组同事,通过同事的老师找到了王振中老师的家庭电话,并确认了王振中老师还健在,现在已经86岁,而他的夫人张友梅老师已经在三年前过世了,不由得一声叹息。
可一波三折的是王老师家电话打不通,笔者只好找到曾经的湖南师大地理系,现在的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过行政办的老师找到了王老师的住址,才终于在2019年11月25日,长沙这刮风下雨、大幅降温的天气,怀着炽热的心情在湖南师大赫石坡村找到了王老师的家。
开门的时候只有王老师一个人在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拜访的缘由后,王老师热情地欢迎笔者入座交谈。王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口齿伶俐,从口音依稀听得出是河南人,并没有什么垂老的气息,只是视力因为长期使用显微镜观察土壤动物受损,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书上的字。
交谈中才知道王老师是生科院毕业留校的老学长,最开始从事的是植物分类工作。自然灾害时期调去师大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他管理的菜园每天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200公斤蔬菜。五年后王老师回到当时的生物系,任教作物种植和土壤化学,还是曾和袁隆平院士一起研究过杂交水稻的元老,说到兴起还讲起了当时在海南与袁隆平院士一起工作生活的趣事。
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王老师下笔依然遒劲有力
再后来生物系、地理系合并又分开,王老师就去了地理系。因为不愿意放弃生物专业,希望将地理和生物结合在一起,王老师和张老师就去东北师大进修了一年,回来以后夫妻俩开始研究岳麓山的土壤动物。之后又加入了尹文英院士的课题组,足迹从岳麓山到衡山,从湖南到全国,一直到了2009年发表最后一篇论文才离开了科研岗位。但对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学进步奖这样的荣誉他并不愿意多提,倒是跟我讲了很多当时研究的一些细节和艰辛。以岳麓山为例,每个植被类群要设置5个1 m2的样方,每个样方要用土壤环刀取5个100cm3的土样,每次都要背着上百个土壤样袋上山下山。回到实验室后就要用用烘虫箱中的干漏斗和湿漏斗诱捕土壤中的动物,再对收集的标本逐一鉴定。土壤中的动物五花八门,包括了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轮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鉴定难度可想而知。一个人不可能认识所有种类,有时不得不将标本带去其他单位,求助于相应的专家,在那个电话都还没普及、交通不便、经费有限的年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笔者无法想象的。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王老师和他的同志们一步一步的积累,于1992年出版了《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1998年出版了《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2000年出版了《中国土壤动物》,至此才基本上将中国土壤动物这位“灰姑娘”的面貌公诸于世,也先后成就了尹文英院士、沈韫芬院士和宋大祥院士。
烘虫箱示意图↑
此次的拜访不仅是向身边的人民科学家致敬,更是想以老一辈科学家的经历激励自己继续前行,攻坚克难。祝王振中老师健康长寿!最后以一句话与诸位共勉,板凳甘坐十年冷,教育要看十年后!
笔者与王振中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