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高二舞台剧大赛
同学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精心策划、积极准备,为现场所有嘉宾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台剧表演。
1815班的《星火燎原》着力于香港问题,他们极力重现暴乱中的场景,让观众更加直观了解到香港暴乱的恶劣与严重,同时呼吁青年爱国护港。
1819班的《隐形守护者》特别邀请成子通老师同台演出,他们以“地下党”工作为中心,塑造了许多为革命隐姓埋名、忍辱负重的同志,他们正直无私的形象让台下的观众也为之动容。
1811班的《青春的中国》通过爷孙二人缅怀先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每一代青年为祖国做贡献,敢为人先。
1826班的《两代青年的抉择》讲述了父子两人对于梦想的追求。他们故事情节生动,表演成功,让我们意识到:在祖国建设的大道上,我们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断努力。
中场,由1821班童曦、1820班汪童带来舞蹈《书简》,她们轻盈的舞姿伴着优美的音乐,观众不禁陶醉其中。
1817班的《跨世纪的火炬》讲述了一名优秀毕业生因外公的影响,励志成为一名村官,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他们的表演紧贴生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报国热情。
1821班带来的《时光,拾光》通过描绘旧时代女人的一生,折射出中国发展之迅速,他们同时配上优美的独舞,赢得了现场掌声雷动。
1822班的同学带来了《容国团》,为我们展现了这位运动员夺冠路上所经历的困阻,容国团不忘爱国,拒绝假球,积极准备比赛,终成为世界冠军。22班的同学不仅表演出色,还展现了他们乒乓球的特长和他们“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精神风貌。
、
1813班的《九七》,表演者通过精湛的演技,体现出热血青年只身抵抗香港暴徒的勇敢,观众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
1806班《论始相对,文成梓丘》特别邀请了彭草老师登台演出,他们极力表现当年青年学生积极报国、为核武器事业贡献力量的故事。
1812班则剑走偏锋,通过“戏子无情,却也爱国”这一主题,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他们用新颖的戏曲文化表演,让嘉宾大开眼界。
1802班的《一旗流红 亿炬烁光》,讲述了一家四代人与五星红旗的情结,他们通过不同时代的表演,让同学们更加清楚五星红旗对中国人民的意义。
1820班的《千古沉浮,漫漫归途》重现了爱国人士致力于买回文物的场景,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1810班的《万里不负红星光》,通过两位青年为国守护、捐躯的悲壮故事,让我们更了解前辈的付出和中国成立的不易。
1803班《回答》描绘了中国青年经历下乡后,不忘读书报国,参加高考,这启示当今的我们也应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1804,1805班的《跨时空书信》,将两个时代的青年生活进行对比,反映出中国的迅速发展,走向富强的道路。他们的表演也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繁盛与发展需要我们守护。
1816班《黄土-枣树-那些人》中有为村民干实事的干部书记,有积极响应号召的村民。他们用形象的表演体现出脱贫攻坚的不易,也扩大了同学们的眼界和格局。
1825班的舞台剧描绘了三代人的梦想和人生,以《青春·芳华》为题材,又以激情的舞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姿态,活跃了现场气氛。
1809班的《生命的留言》讲诉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解放军战士战死在战场上,百姓送花被子盖在了战士的英勇身躯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为解放中国而奉献的人物故事。
1814班的《万里蹀躞 以此为归》表演的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落后,许多大学生放弃大好机会,怀着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远赴乡村支教的故事。生动的表演,使观众对那些支教的乡村老师敬佩不已。
1807班的《起来》以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为题材,体现了国歌的来之不易,缅怀了革命先烈,让同学们意识到国歌法的实施必要性。
1823,1824班的《祖国万岁 青春不败》通过一名青年本不知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因为重回旧时代,而燃起爱国之情的故事。本剧从青年自身出发,警示了当代青年,要勿忘国耻、爱国报国。
1808班的《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秉承“成民族复兴之大器”的爱国理想,把青年梦融入中国梦,通过表演扎根山区的青年,让同学们懂得:中国发展是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为之负重前行。
最后,由1821班余李敦、黄诗音带来《今夜无眠》,动听的歌声缠绕在学生活动中心,观众席上欢呼不断。
本次活动展现了2018级附中学子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班级凝聚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附中以丰富的艺术活动引领更多学子感受艺术之美。
家长代表、校长助理杜军宣布比赛结果
精彩剧照,感谢家长安琪儿、昊妈、紫光投稿:
来 源:校团委 高二年级组
文 案:聂晓婧
审 稿:陈淼君
摄 影 & 编 辑:苏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