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吴孟超院士与袁隆平院士先后辞世。“双星”陨落,国人同悼。在互联网上,在微雨街头,在大学校园,人们不约而同献上敬意与哀思。
两位院士都是以身许国、品行高洁的科学家,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脊梁,他们的贡献和事迹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史册上。
对他们情真意切的自发悼念,是一种宝贵的社会风向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持续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从而春风化雨、润泽人心的鲜明体现。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见贤思齐就能蔚然成风。
在“饭圈文化”盛行的今天,
附中校友、学生的QQ空间和朋友圈,
像袁隆平、吴孟超这样的国之大器才是“顶流”。
像袁隆平、吴孟超这样的心怀国之大者,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又是引领者,理应成为“顶流”。他们的殷殷爱国情、拳拳报国志,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以他们为榜样,增家国情怀、担社会责任,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全民族积蓄已久的复兴能量将尽情释放,新时代将成就不朽之伟业。
“双星”陨落,自发的悼念与追怀,更是一次集体致敬,将形成强大示范效应,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正气浩荡,让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加挺立。
在南京师大附中校园“院士走廊”的旁边 ,有一座袁隆平院士的塑像,作为校友榜样,时时激励后辈成长,同时也成为这座校园里不断激励师生“嚼得菜根 做得大事”的一座“灯塔”。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南京师大附中的师生们纷纷表达深切缅怀之情。附中校园袁隆平院士的塑像前,摆满了鲜花,寄托哀思。
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袁隆平曾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即如今的南师附中读高中。
2002年10月1日,袁隆平院士回到母校与在校师生共祝100周年校庆。一群老师和学生围着他问:“你觉得在附中上过的哪门课对你影响最大?”大家本以为他的答案是生物、地理甚至数理化,以彰显附中的教育“孕育”出了院士。结果袁隆平脱口而出:“体育!在体育课上的锻炼让我下地干活儿不累。”围观者追问:“其次呢?”“英语!因为使我能读懂外语文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在成为一名农业学家之前,他曾想过参军报国,也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而终其一生,袁隆平都是一位体育爱好者,曾拿过武汉市的游泳冠军,酷爱打排球甚至拒绝加入老年队。而体育也给了袁隆平强健的身体,让他在90岁高龄依然能够出现在田间地头。
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对于如何在科研工作中保持良好体力和精神状态,袁隆平给出的答案很简单——体育运动。“体育在各方面都有好处,都有作用,常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好的身体也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常常因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年轻人。其实,袁隆平今天飚的英文,是他母亲80多年前打的底。他的母亲华静早年在江苏镇江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位贤良的知识女性非常喜欢哲学,喜欢读英文版尼采的哲学著作。
袁隆平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我们家自曾祖起,就有一个重视教育的好传统。我生长在这个家庭中很幸运,是这一传统的受益者。”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2010年,在袁隆平院士80华诞。湖南卫视为他举办了“为了大地的丰收”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上,袁院士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字里行间,说不尽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袁隆平对学农产生懵懂的兴趣,始于小学一年级。在汉口,老师带孩子们郊游,在他的记忆里,园艺场“花好多,在地上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
多年后,袁隆平曾在一次演讲中笑言,当时郊游看见的并非真实的农村,“如果当时看到的是农村的真实情况,我肯定就不学农了”。因为1952年,他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去土改,住进农民家,才知道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服从统一分配,前往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又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很快三年困难时期来临,在袁隆平的记忆里,“那时大家都吃不饱饭,一天到晚都想吃餐饱饭,有个老婆婆讲,她说我现在吃餐饱饭,让我死都愿意。”
大饥荒时,袁隆平不再游泳,时常梦见自己边吃扣肉边流口水。饿得急了,他会把米饭蒸两次,吃草皮和树根,他还曾亲眼看到5个饿殍,倒在田埂和路边。
饥饿的记忆根植在脑海里,此后多年他不停地提起这段经历:“现在年轻人,不知道食物珍贵,浪费粮食,你们没有挨过饿,你们都是在米汤里面长大的。”
也是从那时起,袁隆平坚定了信念,“中国人要解决吃饭问题,饭碗得掌握我们自己手上。”
无法停下去稻田的脚步,不肯休息的袁隆平,反复说起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我就跟我的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至少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
对于水稻研究,袁隆平一贯执着。2017年一次论坛开始前,有人从机场接到了袁隆平一行,三个小时后再去拜访袁隆平,他已经在田间了,田间种植材料的责任人则开始向他汇报情况。
作为跟随袁隆平二十余年的秘书,辛业芸曾告诉南都记者,这些年人们总是喜欢打听“袁隆平现在还下田吗?”辛业芸说,田间观察一如他的生活习惯,哪能说改就改?身边人也曾因为心疼而劝袁隆平少下地,但杂交水稻研究是他一辈子的事业,“他乐在苦中”。
袁隆平的第三个博士生,育种专家邓启云看来,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激情且热爱实践的人。他善于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变化。每到春天,他总是第一个发现院子里的树枝发芽、开花的人。
“在田里查看成千上万份育种材料,有时光是一天就要看千来份,材料的淘汰率在80%-90%。如果没有激情,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作为一个优秀的世界级科学家,袁隆平不仅在学术上一直站在最前沿,而且始终坚持深入田间一线。即便功成名就,年纪大了,他也有还要拼搏的心态。
对于追求水稻高产的动力,袁隆平曾自喻像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千万,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到了700公斤,我贪800公斤……1000公斤到1100公斤,最后1200公斤,18吨,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即便已经年过九旬,即便走路都很蹒跚,但袁隆平还是喜欢干一件事:去超市看米价。一个网友还拍下了视频:“袁隆平爷爷进入超市后,什么东西都没买,颤巍巍地踱到米粮区,挨个检查了大米和米价,发现挺便宜,放心了,高高兴兴又走出去了。”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今年4月初,91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首先,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同学们不但要打好基础,还要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发展动态。第二点,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第三,要有灵感,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同学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第四是机遇,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你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我认为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未来赋予了你们强农兴农的责任,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的离世,是我第一次因为名人的离开而感到无尽的悲伤。他们解决的是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的大问题。袁老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吴老也说过:"我一定要做外科医生,而且还要做个最好的外科医生!"在我心中,他们是两颗永远闪耀的巨星,照亮着我们年轻一代奋斗者的前行。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一般,奋发图强,甘于奉献。将满腔青春热血挥洒在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土地之上,定不负双星的期望!
——学生会主席 1917班田雅
历史书上的人,真的成为历史了。
我们在稻海的荫蔽下,
饭吃饱了,生活过好了,
再回首时却只来得及跟他们挥手告别。
老一辈英雄们撑起了中国,
却难以长久地享受这繁华盛世。
中国正因这群最可爱的人,
才有了这胜景。
今天,他们走了,那明天呢?
明天谁来守护我们?
年轻的一代,必须要崛起。
我们要从他们手中,接过这份使命担当。
从今以后的中国,将由我们来守护!
——白帆文学社社长 1919班戴宜珊
图文皆整理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
部分来自附中校友、学生QQ空间
编 辑:苏晓玲
审 核:陈迪勋